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5.07.01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提升我校党建工作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 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个总任务,通过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推进全校党建工作实现“四强”目标,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全校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域提升。

政治功能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在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作示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班子强。各党支部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全面消除党支部“五个基本(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盲区和空白点,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达标率实现100%。

党员队伍强。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党支部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配备率达100%,合格以上党员达99%以上。

作用发挥强。党建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各党支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打造1-2个符合自身实际、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活动载体。

三、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一)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教育

1.从“单项灌输”向“互动参与”转变

创新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注重新实践,注重新发展,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要在利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情景式教育,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把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如组织师生党员、积极分子赴周边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思政课现场教学,组织拍摄情景剧、微视频、知识竞答、红色剧本杀等多形式党员教育活动,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2.从“封闭学习”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要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全天候、全场景”学习生态,利用好网络学习平台,本年度各支部开展学习强国积分排名活动,党群工作部组织开展一次“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党员网络教育集中培训。在线上灵活学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线下实践学,把党员学习教育放在日常,融入工作生活,提高党员教育质量。

3.从“理论说教”向“实践育人”转变

坚持学用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课堂,通过志愿服务、红色践学、岗位示范等活动,推动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实效。各支部本年度要组织1-2次党员及积极分子志愿服务活动;由党群工作部组织,组织一次党员红色研学之旅;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务能力大提升

1.组织开展党务工作业务培训,进行组织委员业务能力大赛,包含组织考核、党支部工作手册评比、党员档案梳理等活动,发挥好培训考核激励作用。

2.落实好八个“一口清”,要求各支部委员能讲清支部整体情况、支部工作思路、支部工作抓手、支部工作亮点、支部优秀案例、支部工作短板、支部努力方向、党建基本知识。

(三)发展党员全过程育人

聚焦发展党员的全过程,实施"四阶递进"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本领,助力青年学子“拔节孕惠”、成长成才。

1.启蒙阶段,建立“红色导师团”。各支部要抓住新生入学关键点,在迎新点设置入党程序咨询点,为新生咨询解疑。开展系列入党启蒙党课,重点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和光辉历程,将爱党、爱国、爱校教育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组织各支部党员骨干审阅新生入党申请书,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面对面交流方式,早引导、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帮助申请人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觉悟。

2.培育阶段,构建"三维培养"模式(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党性锤炼)。学校将组织党校教师队伍,构建发展党员各阶段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分子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史、国情等系列课程,重点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性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激发入党热情。利用学校一站式平台,为学生解答思想、入党条件等方面的疑虑,营造暖心的师生氛围。加强与支部书记及入党培养人的联系,结合学生递交的思想汇报,掌握思想状况,主动谈心谈话,针对发现的亮点积极鼓励,针对不良苗头及时提醒修正。每个支部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入党积极分子红色教育活动,利用好校内冀东百年红色长廊和唐山周边红色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实践活动形式,积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3.考察阶段,建立党员“成长档案”。完善全面考察体系,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同时对学习、工作、服务师生、行为规范等情况在群团推优、考核答辩、民主测评等环节细化量化,综合判断学生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来确定发展对象人选。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努力和提升方向,树立风向标,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导向。

严格规范程序材料,按照发展党员25个步骤的规范要求,规范发展流程和档案材料并严格审核,进一步提升党员档案规范化。

在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后,将组织新党员开展入党宣誓活动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结合起来,进一步的增强新老党员的思想认识。

4.转正阶段,发挥学生主体性。要重视入党后的教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参与微党课录制,情景党课排演、演讲、征文等教育活动,用青年视角阐释创新理论。此外,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赠送党徽”“共唱一首红歌”等离校教育活动,为毕业生党员送上专属祝福与殷切期望。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党员的身份认同感、责任使命感和组织归属感,指引党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踏入新的征程,为党的事业奉献热血青春。

四、有关要求

1.强化责任落实。各党支部要把“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作为支部年度工作指导性文件,支部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2.强化督导推动。构建年初部署、定期调度、巡回调研、年终考核、述职评议党建工作闭环落实机制。校党委将按照一个支部一筛查的办法,推动“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在各支部的落实,提升全校党建质量整体提升。

3.强化总结宣传。注重典型引领,结合“七一”系列庆祝活动,注重总结提炼,深入挖掘有重大影响力、典型示范性的经验做法和先锋人物,树立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学习榜样。注重宣传推介,在校公众号、官网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向各级宣传媒体投稿,常态化宣传推介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唱响我校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