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战到成长,共筑青春桥梁
在实习驻厂的日子里,作为指导老师,我见证了学生们从学校步入社会、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步,也陪伴他们度过了诸多挑战与困难。今天,我想分享几个典型案例,讲述是如何帮助同学们从困境中寻找出路,共同书写了一段段从不好到好的成长故事。
出入社会,身份转换的迷茫
刚踏入企业大门,学生们还带着校园的青涩,对于“社会人”这一新身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通过和同学们的了解,我发现同学们最多的反馈就是在刚刚步入车间工作时总是在工作中显得犹豫不决,生怕自己的决定会得罪同事或领导。为了帮助大家快速适应,我组织了一次“企业巡查”活动,带着人事部深入生产线、办公室,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在巡查过程中,我和人事配合,适时讲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职场中的沟通技巧。同时鼓励同学们多与老员工交流,多和他们的师傅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处世之道。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同学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工作也逐渐熟悉起来,开始主动承担责任,能够进行独立操作,工作中的犹豫和迷茫也逐渐消散。
座谈会上的心灵碰撞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在工作第一个月后,我联合企业人事部共同组织了一次全体大学生座谈会。会上,有的学生反映与领导同事相处不协调,感觉被边缘化。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团队融合的问题。
于是,我引导大家开展了一场“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们分别扮演领导、同事和自己,模拟工作中的沟通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不同角色下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人事部经理表示:在企业工作当中,严格抵制歧视行为,如果发生因地域、工作、职位等原因产生的歧视行为欢迎大家及时向上级反应,公司绝对公平公正的处理。座谈会后,我明显感觉到团队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学生们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去。在今后的每月月末,我都会和人事共同开展大学生座谈会,了解同学们的诉求,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能够沟通的平台。
宿舍里的谈心谈话
在学生宿舍和我的宿舍里,我经常与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有一次,经企业反应,一名学生在工作中存在偷奸耍滑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我深知简单的批评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
在谈话中,我首先肯定了同学的优点和努力,然后委婉地指出了他工作中的不足。我告诉他,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磨砺,偷奸耍滑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轻松,但长远来看却会阻碍自己的发展。通过深入的交流,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会改正。此后,他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工伤后的关爱与陪伴
实习期间,最让我担心的是同学们出现了受伤情况,在工作当中,一名同学因马虎不慎将材料碰倒,掉落后导致其脚骨折住院。得知消息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工厂,将其送往医院检查治疗,陪伴他进行了X光检查,并办理了住院手续。
在住院期间,我经常去看望小张,关心其受伤恢复情况,鼓励他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与企业的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小张的工伤待遇得到妥善落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终于出院,在宿舍静养痊愈后,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的坚强和乐观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回顾这段实习驻厂的日子,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实习驻厂指导老师,我不仅要照顾学生在厂实习的顺利完成,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求。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与学生并肩作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处理,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心灵沟通、情感交流和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次实习驻厂工作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用心陪伴每一位学生走过他们的大学生涯,为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