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元宵,探寻传统文化之美|管理学院邀您共赏团圆夜

日期:2025.02.12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会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管理学院收集了以“欢乐闹元宵 文化共传承”为主题的节日风采。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舞狮

         每逢节庆或者重大活动,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穿上五彩斑斓的狮子服,手持狮头狮尾,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在街头巷尾表演耍狮子。只见狮子时而翻腾跳跃,时而憨态可掬,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除了耍狮子,涉县还有许多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间舞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家乡的传统文化。

        耍狮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通过舞狮活动寄托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舞狮,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舞狮艺术正以更加多元和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舞狮的精彩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绽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多文化自信与活力。

图片

--24级智能物流1班江文康

秧歌

        唐山特色秧歌,唐山特色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元素,是极具燕赵风情的民间艺术瑰宝。它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脚下步伐灵活多变,舞者扭起来时,腰肢灵动,手臂摆动也十分有韵律,节奏明快活泼,充满生活气息。音乐上,以独特的唢呐曲牌和锣鼓点为伴奏,热闹非凡,感染力十足。展现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 ,每逢节庆,街头巷尾响起熟悉的鼓点,人们便会沉浸在这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24级会计信息管理3班郝倩

       沧州秧歌是河北沧州地区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的方式,正月十五前后表演,传递辞旧迎新,表演时舞者手持扇子道具,动作刚劲有力,融入了武术动作,幅度大节奏快,有着浓郁的燕赵风情,是当地人的喜悦传承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24级会计信息管理6班刘妍君

庙会

         永定河畔,年味儿正浓,雄狮吐瑞、锣鼓喧天,秧歌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庙会以京津地区特色花会巡游为主线,舞龙、跑驴、秧歌、旱船、舞狮、高跷等精彩的文艺演出,让人们深入领略固安深厚的文化魅力。

图片

--24级学前教育11班张妙鑫阗

观皮影戏

        皮影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如同一幅流动的历史长卷,穿越千年的风尘,将我们带入一个光与影交织的奇幻世界。

        随着幕布缓缓拉开,光影流转间,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皮影人物跃然眼前。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台词和唱段,神奇的光影世界在观众眼前渐渐展现,紧张热烈的锣鼓声中,人物故事上天入地,观众的情绪也随着皮影戏那方寸小人的命运起伏跌宕。

- -23级电子商务6班朱学文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选段《我生在庄稼院》,再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新形象,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不服输的精神。演唱者以声绘情,带领大家领略了河北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她的演唱运气酣畅,韵味悠长,极富震撼力,听后使人感到痛快淋漓。   

 - -23级电子商务6班朱学文

        在这个团圆的时刻,让我们的心随花灯飞扬,让我们的梦随明月展开。让我们携手共迎佳节,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年俗年味在每个家庭中流传,让迎春迎福的暖意温暖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