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持,我们终将上岸丨管理学子专升本经验分享
日期:2025.09.21

一、个人基础信息
姓名:郭晓阳
原专业/院校:学前教育(专科)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接本专业/院校:小学教育(本科)/河北科技学院
二、找到专接本的动力
为何会选择专升本?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每个人初心各不相同,有人为了弥补高考遗憾,有人为了追求更高学历,有人为了拓宽未来的职业道路。对于我来说,在2022年正式进入曹职,我有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现状的不安,加之身边亲人朋友的鼓励,让我最终决定要接本。专接本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学历提升,更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
三、核心学习经验
1.明确考试重点,精准突破
小学教育专升本考试多围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展开,我会先梳理历年真题,标记高频考点(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再结合教材逐章拆解,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避免盲目刷题。
2.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我会把课本知识和实习经历结合。比如学“课堂管理”时,记录实习中遇到的学生纪律问题,再对照理论找解决方法,既加深记忆,也为后续本科学习打基础。
3.制定规律计划,拒绝拖延
我把备考分为“基础复习-强化刷题-冲刺模拟”三个阶段,每天固定3小时学习(早8-10点记理论、晚7-8点做真题),每周日复盘进度。遇到难点不纠结,先标记再找老师或学长请教,避免浪费时间。

四、分享感悟
从专科到本科,不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对“小学教育”认知的深化。备考时曾因记不住教育理论崩溃,也因模拟考成绩不理想焦虑,但每次想到未来能更专业地陪伴小学生成长,就又有了动力。
本科院校的学习更注重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比如参与“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设计沉浸式课堂活动,这些都让我明白: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用专业和爱心,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我会继续深耕小学教育领域,做一名有温度、有专业度的老师。
五、对学弟学妹的话
专接本的内心斗争,本质上是“想变好的渴望”与“人性惰性”的反复拉扯,那些纠结的瞬间,反而成了后来最清醒的成长印记。
最常见的是“自我怀疑”的循环和“惰性”与“自律”的对抗。允许自己有“弹性空间”不跟自己硬刚、但也不纵容”的平衡,才能让坚持变得不那么痛苦。
那些熬过来的时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不想将就”。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支撑自己的从来不是“一定要考上”的豪言,而是“不想以后想起这件事,后悔当初没再坚持一下”的念头。等真正走进考场、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才懂:原来内心的斗争从不是“敌人”,它只是在提醒你——你正在为想要的生活拼尽全力,而这份“挣扎”本身,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大家好,我是周思琦,曾就读于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5年成功通过专接本考试,升入河北科技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这段备考时光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对“坚持”与“目标”的深刻理解,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
一、抓重点、有规划,拒绝盲目刷题
1.明确考试范围,锁定核心考点:备考初期,我先对照河北专接本小学教育专业的考试大纲,把《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综合的重点章节标出来,比如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德育方法”,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理论”,这些都是历年高频考点,我会优先记忆,避免在冷门知识点上浪费时间。
2.分阶段备考,把控学习节奏:我把备考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4个月)是“打基础”,每天花2小时看教材、做笔记,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框架;第二阶段(2个月)是“练真题”,每周做3套历年真题,对错题进行归类,比如把错题整理到笔记本上,反复背诵;第三阶段(1个月)是“模拟冲刺”,按照考试时间(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进行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避免考试时因紧张漏题。
3.利用碎片时间,强化记忆:因为备考时还在实习,我会把易忘的知识点做成小卡片,在上下班的路上、午休时拿出来背诵;晚上睡前会用10分钟回顾当天学的内容,加深记忆。
二、别怕起点低,怕的是不敢开始
备考时我也有过焦虑:看到身边同学有的已经找到工作,有的备考进度比我快,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考不上”。但每次想放弃时,我都会想起自己的目标——未来能站在小学的讲台上,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正是这个目标支撑着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书,晚上11点才休息,哪怕实习再累,也从没有间断过学习。
其实专接本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看你之前的成绩有多差,只看你备考时有多努力。别因为自己是专科生就自卑,也别害怕失败,只要你确定了目标,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就一定能看到结果。就像我从曹妃甸职院到河北科技学院,看似是学历的跨越,其实是无数个清晨与深夜的坚持换来的。
最后,想对所有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说:“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坚持都有意义。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考上想去的学校,成为想成为的人!”

大家好,我是22D学前教育24班焦晓玉,成功跨考到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这段备考路不算轻松,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今天想把我的真实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正在迷茫或准备备考的你们一点方向。

首先想跟大家说,坚定的信念真的是备考路上的“定海神针”。其实从大一开始,“专接本”就不是我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放在心里的明确目标。当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因为喜欢孩子,但接触后发现,自己对“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和情绪”更感兴趣——比如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容易哭闹、有的孩子特别内向,背后是不是有心理层面的原因?也是带着这份好奇,我确定了要跨考应用心理学的方向并且没动摇过这个目标——课上跟着老师把知识点学扎实,课下按计划刷题巩固,哪怕中间遇到知识点难啃的情况,也没敢停下脚步。正是这份“一定要考上”的笃定,让我在后来的迷茫期少了很多摇摆。
另外,稳住心态比“死磕”更重要。备考过程中,我也有过很崩溃的时刻,最难忘的就是看到“缩招”消息的时候。当时刷到河北外国语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招生计划比去年少了5个名额,瞬间就慌了——本来跨考就有压力,缩招意味着竞争更激烈,我甚至坐在自习室里偷偷哭了一场,心里反复问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万一努力半天还是没学上怎么办?”但后来慢慢发现,焦虑只会耗掉学习的精力,弊远大于利。所以每次情绪低落时,我都会给自己半天时间调整,伤心完了就立刻回到书桌前,把注意力拉回真题和笔记上。想跟大家说,备考本来就是“心态起起伏伏”的过程,别慌,你要相信,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
现在回头看,其实专接本最考验的不是“智商”,而是“心态”和“坚持”。我也有过早上起不来、背了又忘的崩溃,也羡慕过身边实习赚钱的同学,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一开始的目标——“我想更深入地学心理学,想给自己多一个选择”。正是这份执念,让我一次次把注意力拉回书本,一点点靠近想要的结果。

最后想跟学弟学妹们说:不管你是本专业备考还是跨专业,不管你现在有没有遇到瓶颈,都请相信“按部就班就是伟大”。不用和别人比进度,不用因为一次错题多就否定自己,只要你每天都在进步,只要你坚持到走进考场的那天,就已经赢过很多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