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沙声,疗愈同行”丨一场文字与沙具交织的心灵疗愈之旅

日期:2025.09.24


        以“书语沙声,疗愈同行 —— 在文字与沙具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主题的心理疗愈活动在 C2-407 温情启幕。活动融合阅读疗法与沙盘游戏治疗的优势,为有心理调节需求的学生搭建了一个释放情绪、联结心灵的平台,让大家在轻松互动中感受疗愈力量,学习心理调节方法。

         活动伊始,“情绪纸条 + 沙具名片” 的暖场环节迅速打破陌生感。同学们在彩色纸条上匿名写下 “开学焦虑”“和朋友吵架” 等近期烦恼,投入 “情绪盲盒”。主持人随机抽取纸条,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大家猜测烦恼场景,现场笑声不断。“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有这些小困扰,现在发现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突然不觉得孤单了。” 参与活动的张奕同学笑着说道,手中还轻轻摩挲着刚挑选的沙具,“这个小沙具就像我的‘情绪名片’,不用说话,好像也能和大家产生一点点联结。”

        随后的双疗法科普环节,让同学们对阅读与沙具的疗愈力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PPT 展示案例,大家明白了阅读疗法 “选对书、会思考” 的关键;沙盘社社团负责人结合现场演示,用 “有人摆‘城堡 + 士兵’可能是想表达‘想保护什么’” 这样生活化的例子,生动解读了沙盘游戏的内涵。“原来看书不只是消遣,选对书还能帮我们梳理情绪;沙盘也不是简单摆玩具,而是能说出心里没说出口的话。” 张梦佳同学认真记录着笔记,眼神里满是收获的喜悦,“这两种方法都很实用,以后遇到情绪问题,终于知道该怎么调节了。”

        核心体验环节是整场活动的“疗愈核心”。在沉浸式阅读中,同学们或捧着推荐样书,或翻阅自带的 “平静书籍”,在安静的氛围里专注阅读,不时用笔记下触动自己的句子。小组分享时,心理专业学生引导大家围绕 “被戳中的句子”“书中主角的建议” 展开交流。“《人间值得》里‘只要活着,人生总会有办法’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最近因为学业压力特别焦虑,现在觉得其实不用急,慢慢来就好。” 张广静同学的分享引发了小组成员的共鸣,“如果把我的烦恼告诉书中的恒子奶奶,她肯定会劝我别想太多,先做好眼前的事。

          紧接着的团体微沙盘互动,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非语言交流的温暖。一组组围坐沙盘旁,轮流摆放沙具,全程用眼神、手势示意顺序,不发一言。几轮摆放结束后,每个人分享着看到沙盘的感受——“看到这个沙盘,我想到了和家人一起野餐的场景,很温暖”“这些沙具摆在一起,让我觉得再难的事,身边也有人陪着”。李卉冰同学看着小组共创的沙盘,语气柔软:“不用说话,却能和组员‘心意相通’,这种感觉很奇妙。好像大家的烦恼都被这个沙盘接住了,心里轻松了很多。”
         “看到同学们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主动分享、积极互动,我特别欣慰。” 辅导员陈立雪在活动结束后说道,“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扰,而这次活动将阅读与沙盘结合,用轻量化、易参与的形式,让大家在文字中梳理情绪,在沙具中表达内心,不仅帮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团体的温暖,快速融入集体。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此类疗愈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成长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