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设置
名称 | 教研室简介 |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大学生面临的思想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助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追求远大理想、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引领社会风尚;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并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践行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教研室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敬业爱岗、热爱学生的优良教师队伍。 教研室积极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更新教学大纲、制定计划、编写教案及制作课件。第二课堂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红色系列活动,如影片鉴赏、歌曲、读书会、讲座,培养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奋斗。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成立于2022年,主要承担全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增进各项认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教研室自成立以来,聚焦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课堂、头脑。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做法。深化教学改革,集体备课,打磨内容,改进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信仰坚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承担着全校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重任,致力于深入探索与阐释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思政课是塑造品德、培育人才的核心环节,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该课程精心设计,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国情、全面理解党的历史路线与方针政策,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重要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将这些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提升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在实践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的自信,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教研室矢志于提升成员的综合素养,将团队梯队建设视为核心任务,旨在全面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结构合理、素质卓越的教学梯队,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锻造出让学生高度满意的思政课程。 |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该课程为必修,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等,帮助学生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党和国家成就与挑战。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理解时代责任、历史使命与实际行动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践行“四个回归”,专注立德树人。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参与式”教学,增加课前互动,打造受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利用新媒体技术网络授课考核,提高实效。坚持集体备课,完善听评课制度,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挖掘思政元素,协同育人。 本教研室秉承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研促教”理念,创新专题式教学,完善集体备课,鼓励成员外出培训、参赛征文、申请课题,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教研水平。目前主要负责全校形势与政策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